皇后假装细细端详她的脸,“也是,我们未来的瑞王妃可是个大美人,一般人可比不上。”
“那不正好配瑞王嘛,那么好看一美男,我要不长好看点,怎么配得上。”桑语完全不害臊,直白地把喜欢瑞王的长相摆在明面上。
大殿内所有人,包括严肃的尚宫在内,都忍不住被逗笑了。
林黛玉在这样的氛围下,也渐渐放松下来,被皇后拉着,聊了好一会儿诗词歌赋。
对于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口成诗的才女,皇后肉眼可见地喜欢,出宫的时候,给她赏赐了不少好东西,还让桑语多带她进宫来玩。
桑语点头答应,转眼就抛到脑后了,她自己都不喜欢有事没事去宫里,更何况是林黛玉呢。
回府之后,林黛玉询问过桑语的意见,就把那些赏赐分了分,挑选了几样特别喜欢的,剩下的都送到荣国府,孝敬外祖母和长辈们,姐妹兄弟那边也不落,每人都得了一份。
都是上贡的好东西,大伙得了一个个都很高兴。
贾母惦记林黛玉,还特意打发了王熙凤过来接人。
桑语好笑,“怎么着啊,这才住了几天,不放心让你林妹妹陪着我啊。”
“看您说的,您只说她在郡主府住了几天,怎么没说她在贾家住了几天。”王熙凤和桑语相处了几次,就摸清了她的脾性,知道她只是在开玩笑,也笑嘻嘻地打趣。
这话也对,林黛玉进京后,在荣国府住了三天就被她接来了,反倒是在她郡主府住了大半个月。
“那谁让我喜欢林妹妹呢,你要是没有个正当理由,我偏就不让了。”桑语哈哈大笑,还假装伸出手,拦着王熙凤。
“那我可得好好想个正当理由,不然都救不出林妹妹了。”王熙凤也大笑。
完了她开始说起这次来的目的,“薛家来人了,老祖宗的意思,是接妹妹回去,见见远客。再一个,老人家也想念外孙女的紧,时时念着,郡主您就行行好,快放了林妹妹回去吧。您要再拦着,我也赖着不走了,省得回去后老太太捶我。”
“那感情好,正好我缺个说话聊天的妙人儿,把你留下,那日子可不就畅快了”桑语笑着招呼丫鬟们,“来来来,快给琏二奶奶收拾房间去,我今晚就要把人留下。”
“嘿,你要这么说,我还真就不走了。”王熙凤叉腰,大马金刀的盘坐在椅子上,就好似那土霸王一般。
一时间整个花厅笑作一团,林黛玉打外面进来,见到众人笑成这样,好奇道,“桑姐姐和二嫂子说什么呢,这么热闹”
“没事没事,”桑语拍拍手,“你东西收拾好了吗把那些喜欢的书本都带上,等看完了再打发人送回来就是了。”
“都收拾好了,桑姐姐放心吧,一本都没给您留,全带着呢。”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,林黛玉也放开了不少,开始会和桑语打趣了。
“嘿呀,小小年纪莫要学了你二嫂子的霸王脾气。”桑语轻拍她的头。
林黛玉这才知道他们刚在说什么,噗呲一声笑出来,“那不能,二嫂子的脾气,那是少有人能及。”
“嘿,好你个林妹妹,连你也要打趣我了。”王熙凤跳起来,笑着去抓林黛玉。
林黛玉忙要躲,跑到桑语身后,桑语帮着拦王熙凤,时不时还往她身上挠痒痒。
众人笑作一团,这时丫鬟进来回报,“诚少爷和谚少爷知道林姑娘要走了,特意过来送客。”
桑语让他们进来,不一会儿谚哥儿就哒哒哒跑进来,一把扑倒林黛玉身上,差点把她扑个倒仰,好在身后有丫鬟护着,这才没事,“林姐姐,你要走了吗你别走,留下来。”
林黛玉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,忍不住心软,“是呀,姐姐要回外祖家。”
“外祖家在哪我是不是要好久不见林姐姐了”谚哥儿扁扁嘴,眼泪都要下来了。
“我外祖家是荣国府,不会的,你要是想我,可以给我写信。”林黛玉特别有耐心,谚哥儿问什么,她就答什么,一句句哄着。
“写信要好久好久的。”谚哥儿知道写信,姐姐和哥哥会给族爷爷度伯伯他们写信,但要好久才能看到回信。
说起来,他也想族爷爷他们了,不知道大伯家的大黄狗怎么样了。
“不会,你让赵管家派人送信,半天就到了。”林黛玉摇摇头,“都在京城呢,不远。”
“真的吗”谚哥儿眼前一亮,他知道都在京城的意思,“那我可以去找姐姐玩吗”
“这个”林黛玉迟疑看向桑语。
桑语拉过谚哥儿,“你还小,出门姐姐不放心,不过你要是想林姐姐的话,可以和姐姐说,姐姐派人接你林姐姐来玩,好不好”
谚哥儿猛点头,“那明天”
桑语哭笑不得,“最少也要半个月,怎么能今天回去了,明天就接回来呢。”
“半个月”谚哥儿迟疑,“好久哦。”
桑语拍拍他,询问欲言又止的诚哥儿,“诚哥儿,你想和玉儿说什么”
诚哥儿犹豫了一下,拿出一张纸,递给林黛玉,“这是我找夫子要的学习进度,这是接下来一个月我要学的内容,你不要忘了学习。”
这半个月,诚哥儿和林黛玉每天都在比进度,学习的热情高涨。
要是赢了林黛玉,他会非常高兴,积极地指导林黛玉功课。要是输了,他当晚回去就会学习到很晚,势必要赶上进度。
这股子热忱,看得桑语头皮发麻,还是六岁的孩子,就拿出了备战中考高考的态度吗
然而这两人谁也不觉得辛苦,反而兴致勃勃,斗志昂扬。
桑语也是第一次知道,林黛玉的内心是这样顽强不服输的性子,那她又是怎么发展成书里那个伤春悲秋的样子
难道是荣国府里没人和她比,导致她没有目标,就一个劲地琢磨鸡毛蒜皮的小事,对负面的情绪又太敏感,所以才那样的
想想好像也说得通啊,在贾府,才华能和她比的,只有薛宝钗,可薛宝钗因为家里的缘故,时时强调安分随时,不争不抢。
贾宝玉没那个读书心思,贾迎春是木头人,贾探春更关注管家理事,贾惜春年纪小,又痴迷画画,数来数去,还真没有一个比林黛玉竞争学问的。
时间久了,她也就没了力争上游的心,更多地琢磨那些诗情画意的情绪去了。
照这么说,诚哥儿这样倒不失一件好事,天天和林黛玉比着功课,想必为了赢,林黛玉也没别的心思去关注那些小事了。
什么宝玉更亲近谁,哪个小丫头又说她小话了,谁谁谁送花的时候,独留她到最后。
这些在比赛学习中,都不值一提。
即便林黛玉聪慧,但要真的在没有夫子的教导下,学得和诚哥儿一样好,那也要花费更多的心思。
而林黛玉回荣国府后,是没人教的,虽然贾府也给贾迎春她们请了夫子,但也就是认认字,学个基础,不做睁眼瞎就是了。
但以目前林黛玉的学识,早就过了那个阶段,诚哥儿也一样,已经跟着夫子在精读四书五经了。
所以林黛玉想要和诚哥儿一样好,除了偶尔写信请教桑语,在贾府,她就只能自学。
诚哥儿也知道这个,所以在说之前,犹豫了很久。
实在是他有夫子,而林黛玉没有,他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。
可不比了吧,他又放不下,林妹妹真的很聪慧,就连姐姐都说她心有七窍,聪慧异常,这样的人不学习就浪费了。
诚哥儿从来没想过,林黛玉是个女子,实在没必要学他那些,只觉得,像姐姐林黛玉这样的人,就该学习。
这也是桑家家训,不是吗
林黛玉没有多想,也没觉得自己没夫子就会输给诚哥儿,干脆地接下挑战书,脆生生的道,“好”
“那你有不懂的,可以写信给我,或者姐姐,夫子教学的笔记,我会多抄一份给你送去。”诚哥儿双眼晶亮,眼中都是熊熊战火。
林黛玉也不逞多让,“哼,我绝对不会输。”
桑语笑意盈盈。
王熙凤读书人真可怕,这么小就这么上进了,想她六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跟着哥哥后面爬树,还是偷偷去花园里摘花
嗨,果然书香门第出来的,就是不一样,,请牢记收藏,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